3億元投入、上千個站點、10萬輛自行車、100萬人辦卡……曾廣受關註的武漢公共自行車項目,打造了“滿街都是自行車”的亮麗風景線。然而4年多的時間之後,卻陷入“車輛少、租車難”,部分站點癱瘓荒廢的地步,“民心工程”成為“鬧心工程”。(4月14日《京華時報》)
  公共自行車項目在不少城市都有嘗試,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。在嘗試期,項目遇冷算不得是多新鮮的事情。武漢之所以受到格外的關註大多與其運營模式有關。區別於大部分試驗城市的“政府主導,國企運營”的模式,武漢採用的是“政府引導,民企運營”的模式。在公共服務上引入民間資本,發揮市場的作用,這種模式在理念上十分先進,事實上,在初期的效果也非常好。但從現在的情況來看,武漢的嘗試顯然沒能禁得住時間的檢驗。
  不少人因此懷疑是將民營資本引入公共事業的理念出了問題,而事實上,真正的問題並不出在引入民營資本的理念上,而是出在政府的操作方式上。武漢對於運營公共自行車項目企業鑫飛達沒少下血本,免費批給20多塊戶外大屏和全部站點的廣告牌,此外還累計給予約5000萬元項目補貼,共投入超過3億元。而鑫飛達的表現卻十分令人失望,心思不在自行車經營服務上,轉而投向房地產、廣告傳媒等領域。
  這種現象可以用一個詞來形容——“買櫝還珠”。企業一方面從政府方面賺取高額補貼,另一方面又把這部分資金用在了公共事業之外的地方,留下了補貼的櫝,拋棄了公共自行車的珠。最終是“政府投錢了,民生工程爛尾了,但運營企業賺錢了。”
  其實,這種情況並不是引入民營資本的必然結果。導致這種情況很大程度是因為政府直接將補貼送給了企業,即便企業不用心去經營公共項目,其仍然可以享受這些補貼,這就造成了政府補貼和公共項目的脫鉤。如果反過來,政府的補貼不是直接給企業,而是補貼進市民的辦卡消費中,企業也只有為市民提供相應的公共服務才能拿得到對應的補貼,企業多半會在提高服務管理質量上費盡心思。
  資本總是要逐利的,但逐利未見得全是貶義詞。市場本身沒有好壞之分,關鍵在於如何以市場化的思維去運用它。將民間資本引入到公共項目的過程中,政府並不是簡單地進行財政投入就可以了,還要想到財政的投入如何能夠通過市場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。
  事實上,這種類似於武漢的補貼模式並不僅僅出現在公共自行車項目上,在很多企業化運作的公共項目中都存在這種情況,不管運營方是國企還是民企。最終導致的結果常常是,企業一味哭窮希望政府拿出更多的投入,而百姓卻對他們的管理服務質量不滿意,每逢聽證便對運營成本爭論不休。針對這種情況,不妨轉變政府補貼的模式,儘量採用直接向市民補貼的方式。儘管這種補貼模式並不是所有的公共項目都適用,但若對有條件的項目,顯然能夠更好地發揮市場和政府補貼雙重的積極作用。  (原標題:公共自行車遇冷要反思補貼模式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fqljjmj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